书画家黄源(1914-2006)是湖南常德人,以金文、汉隶及章草书法闻名,曾任贵州省书法教育研究会会长、贵州书画函授学院院长,并培养了大批书画人才,其作品入选国内外展览并流传至欧美及东南亚。黄源自幼习书,师从篆隶经典,兼修水墨写意画,晚年专注于书画教育与文化传播。
黄源生于湖南常德书香世家,幼承家学,后考入湘雅医学院,因兴趣转向书法与国画,最终成为职业书画家。他曾在贵阳医学院教授解剖学,1980年被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85年退休后全心投入书画创作,创办贵州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及贵州书画函授学院。1986年其个人书画展在贵阳举办,作品涵盖金文、隶书与草书,以"自然朴拙、清素大气"风格著称,获东南亚及欧美机构收藏。
黄源的艺术生涯兼具学术性与实践性。其专著《还真帖》《书法讲座》系统阐释书画技法,书法作品曾入展全国届展及省级联展,隶书融合汉碑摩崖笔意,行草则取法"二王"与王铎。他擅长将水墨写意技法融入书艺,作品简繁相生而不失章法,篆刻亦自成面貌。作为教育家,其主持的贵州书画函授学院培养2000余名学员,弟子遍布全国,推动地方书画普及。
黄源与同期同名人物需作区分,浙江籍翻译家黄源(1905-2003)与湖南黄源从事领域迥异,后者更聚焦书画艺术。贵州黄源自幼研习国学与书画,经历医学院教育后转型为职业艺术家,其书法教育思想与实践形成独特体系,在西南地区文化影响深远。2022年合肥赖少其艺术馆"黄源书法评析展"展出的50余幅作品,集中体现其隶书雄浑与行书流转的风格演变。
总结而言,黄源作为跨时代书画家与教育先驱,以技法扎实、风格多元著称,其创作实践与教学体系为当代书法艺术发展奠定重要基础,近年学术研究与展览活动持续引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