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考研需考四门科目,分别为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以及两门专业课。专业课不同院校有所差异,一般为一门理论课和一门设计表达类科目,部分院校理论课包含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物理等知识,设计类科目为建筑设计快题。
公共课中,思想政治理论是考研必考科目,代码101,为全国统考,主要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和论述题,涉及范围较广,需提前梳理知识框架并结合真题训练。英语科目多数建筑学专业学硕考英语一(代码201),部分专硕考英语二(代码204),英语一难度较高,重点考察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能力,备考要注意词汇积累和长难句分析,通过模拟题提升答题速度。
专业课方面,建筑学基础是多数院校必考科目,代码355,涵盖建筑历史、建筑技术、建筑理论等。具体有中国建筑史,重点考察古代建筑形制、营造法式及代表性建筑;外国建筑史,涉及古希腊、古罗马等不同时期及风格建筑的发展脉络;建筑构造,包含墙体、楼板等建筑构件的设计与施工要点;建筑物理,涵盖声学、光学、热工学等环境控制技术。部分院校还会考察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相关知识,考生要依据目标院校考纲精准复习。建筑设计快题是核心科目,代码501/502,要求6小时内完成一套完整建筑设计方案,包括总平面图、平面图等,题目多为中小型公共建筑,备考时要训练方案构思、手绘表达和时间管理能力。
不同院校的建筑学考研科目和侧重点存在差异,例如清华大学注重建筑技术与创新设计,同济大学考察内容广泛,东南大学以建筑历史与理论见长,备考时要研究真题,结合目标院校情况合理安排复习重点,制定科学备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