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低保政策迎来重大调整,取消城乡差异、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并强化动态监管与服务救助。新规重点包括:统一城乡低保标准、重病重残人员单独申请、建立智能核查机制等,旨在实现精准兜底保障。
-
政策统一化
不再区分城市与农村低保,统一规范为“最低生活保障”,推动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全国平均补贴标准城市达每人每月800元,农村600元,部分地区可浮动调整。低保边缘家庭(收入低于标准1.5倍)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可单独申请,覆盖更多困难群体。 -
补贴与救助扩展
除基础低保金外,新增生活补贴(粮油、水电等)、医疗救助(门诊、大病)、教育补助(学费减免)及住房救助(廉租房、补贴)。特困人员还可享受“物质+服务”救助,如助餐、助洁等8类生活照料。 -
审核与监管升级
审核权限下放至乡镇政府,简化流程;同时建立“智能预警+人工复核”动态核查机制,每季度更新名单,严查商品房、高存款等不符合条件者。临时救助审批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资金通过社保卡直发杜绝截留。 -
优先保障群体
卧床超半年的重病患者(需三甲证明)、重度残疾人(二级以上残疾证)、70岁以上无子女老人(独居证明)三类人群优先纳入,并开放公益岗位优先录用低保户。
2025年新规通过制度整合与技术创新,构建更公平、高效的社会救助网,重点解决“漏保”“脱保”问题,确保困难群体“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