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户的两种主要认定方法分别是收入认定法和 “两不愁三保障” 标准认定法。 收入认定法 主要通过计算家庭人均纯收入来判断是否脱贫,而 “两不愁三保障” 标准则侧重于确保脱贫户在吃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方面得到保障。 这两种方法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中国精准扶贫政策中的重要评估体系。
收入认定法是评估脱贫户是否真正脱贫的基础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 1.收入计算:政府会统计脱贫户的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
- 2.人均收入计算:将家庭总收入除以家庭成员人数,得到人均纯收入。
- 3.标准对比:将人均纯收入与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脱贫标准进行对比。例如,中国目前的脱贫标准是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国家贫困线(2020年为4000元/年)。
- 4.动态监测:脱贫户的收入情况会进行动态监测,确保其收入稳定在脱贫标准之上,防止返贫。
**“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认定法是另一种重要的脱贫评估方法。该方法强调脱贫户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保障:
1.不愁吃、不愁穿:确保脱贫户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即有足够的食物和衣物。
2.义务教育保障:确保脱贫户的子女能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3.基本医疗保障:确保脱贫户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防止因病致贫或返贫。
4.住房安全保障:确保脱贫户的住房安全,避免居住在危房或不具备基本居住条件的房屋中。
总结,收入认定法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认定法是脱贫户认定的两大支柱。收入认定法侧重于经济层面的评估,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则关注脱贫户的生活质量和基本权益保障。通过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脱贫户的实际情况,确保脱贫成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这两种方法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精准识别脱贫户,也为后续的巩固脱贫成果和防止返贫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