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教授是当代国学研究的权威学者,其学术体系融合历史考据与儒家修身实践,尤其擅长从《周易》《中庸》等经典中提炼现代启示,并通过启予国学门推动“儒学生活化”。 他的研究以三个维度为核心:东北民族史与儒家文化交融、经典文本的当代解读、心学视角下的修行方法论。
1. 学术根基与跨领域研究
杨军作为吉林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将东北民族史(如高句丽、渤海国)研究与儒家文化传播结合,发表论文90余篇,专著30余部。这种跨学科背景使其国学阐释兼具历史纵深与文化比较视野,例如从《周易》卦象分析古代东北建置规律,或通过《中庸》解读东亚封贡体系。
2. 经典诠释的现代性转化
其代表作《中庸别讲》《论语今释》突破传统注释模式,以课堂实录形式直击当代问题。例如用“天命之谓性”解析个人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或结合阳明心学重新阐释《西游记》人物,提出“玄幻小说参悟法”,强调修行需在日常中体认仁义礼智“四端”。
3. 实践路径与社会影响
通过启予国学门推行师徒制,要求弟子以“笃敬”(对事敬畏、对人恭敬)践行儒学,并设计积分制考核体系。公益项目中,他将《大学》的“格物致知”转化为企业伦理培训模块,助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当前国学传播需警惕空谈义理,杨军的“考据+心性+应用”三维模式,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读者可从其《修身要旨》入手,体验儒家修行对现代人格塑造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