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假置换车辆存在多种陷阱,常见手段包括压低旧车评估价、虚假承诺高额补贴、强制捆绑消费等,最终导致消费者不仅未享受置换优惠,反而可能损失旧车并承担额外费用。
-
压低旧车价格:4S店常与二手车商合作,故意夸大旧车问题(如虚构发动机故障、底盘损伤等),将实际价值10万的车压价至5万,从中赚取差价。消费者需提前通过多家平台评估旧车行情,避免被误导。
-
虚假补贴宣传:以“最高补贴4万”为噱头吸引客户,实际通过模糊条款克扣补贴。例如,承诺的国家补贴、地方补贴和厂家优惠可能被4S店以“服务费”“手续费”等名义截留,甚至要求**购车才能享受所谓“优惠”。
-
捆绑消费与隐藏费用:强制要求购买高额保险、装潢礼包或延长保修,否则拒绝兑现置换条件。合同中还可能隐藏过户费、评估费等未提前说明的支出,导致总成本远超预期。
-
**陷阱:诱导消费者选择分期付款,通过高息**、返点回扣等方式二次获利。部分案例中,消费者旧车被低价收购后,仍需全额**购新车,背负额外利息负担。
-
合同漏洞与拖延过户:置换合同未明确标注旧车折价金额、补贴明细等关键信息,或拖延办理旧车过户手续,导致车辆仍登记在消费者名下,存在法律风险。
提示:置换前务必核实政策细则,保留沟通记录与书面承诺,遭遇欺诈时可向消协、厂家或法律渠道**。分开交易(先卖旧车再购新车)往往比置换更透明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