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考总分为380分,考试采用标准分计算方式,合格线为300分且需两个科目同时达标,题目分值根据答对人数动态调整(多人答对定1分,少人答对定3分),题型以A2/A3/A4型临床题为核心(占80%分值),视频题分值约占20-30分。
护考分数计算的核心在于标准分制度。具体而言,考生原始分数需结合试卷平均分(μ)和标准差(σ)转换为标准分,公式为z = (x - μ) / σ,通过该公式将不同场次的试卷难度统一为可横向比较的分数值。例如,若某考生原始卷面分为80分,当场试卷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为8,则其标准分为(80-70)/8=1.25,再通过查表或计算转换最终分数。考试题量固定为每科120道选择题,但卷面总分设定为380分,这是因题目难度不同,通过动态分值调整实现区分度。
题目分值采用动态权重机制。其中A2型单病例题占比约60%,每题4-5分;A3/A4型多场景案例题占比约36%,每题5-6分;新增视频题约10%,每题5分且更注重操作细节考核。例如,考生在基础题部分答对10题(每题3分)可得30分(原始),但因动态调整可能折算为标准分220+;临床题部分答对45题(每题5分)计225分(原始),经难度系数修正后可能折算为标准分280+,总分需≥300分才算合格。
护考备考需精准把握分值分布。80%以上的临床题需聚焦循环、呼吸、肿瘤、内分泌等高权重章节,其中呼吸系统在实践能力中占比达26%,肿瘤护理在专业实务中占12%。视频题虽分值少但易失分,需重点模拟操作规范。建议通过模拟系统多次练习题干信息提取,尤其是干扰项较多的A3/A4型题,同时关注新增视频题的操作步骤细节(如静脉穿刺角度、无菌操作流程),以提升答题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