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股份停牌一年多主要因连续三年亏损触发退市风险,后通过破产重整剥离亏损资产、聚焦钾锂主业实现扭亏为盈。这一过程涉及债务危机化解、战略转型及监管审核,最终于2021年8月恢复上市。
-
连续亏损与退市风险
2017年至2019年,盐湖股份因金属镁一体化等多元化项目拖累,累计亏损超540亿元,其中2019年单年亏损458.6亿元,成为A股“亏损王”。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触发深交所暂停上市规则,2020年5月22日起正式停牌。 -
破产重整与资产剥离
2019年启动司法重整,以30亿元低价剥离亏损严重的化工和镁业资产(原投资超400亿元),保留钾肥和锂盐核心业务。通过债转股将负债从500亿元压降至148亿元,资产负债率从75%降至70%以下,财务费用从年均16亿元锐减至3.9亿元。 -
主业聚焦与业绩反转
重整后,公司依托察尔汗盐湖资源,集中发展氯化钾(占全国产能64%)和碳酸锂业务。2020年钾肥产量达551万吨,碳酸锂产能逐步释放,推动全年净利润扭亏为20.4亿元,符合恢复上市条件。 -
监管审核与复牌进程
2021年4月提交恢复上市申请,经深交所审核确认风险消除且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最终于8月10日复牌,首日股价暴涨306%,市值一度突破2300亿元。
当前盐湖股份已转型为钾锂双轮驱动的资源型企业,但需关注锂价波动及新产能投放进度。其案例凸显了市场化重整对国企改革的关键作用,也为类似困境企业提供了参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