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导游的新型骗术层出不穷,游客需警惕低价陷阱和强制消费。以下为常见手段及防范措施:
1. 低价团骗局
- 典型案例:如“40元4天3夜游桂林”,看似超值,但实际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游客消费。游客被带到购物点,强制购买高价商品,如乳胶床垫、珠宝等。
- 手段特点:打着“国家补贴”幌子,以极低价格吸引游客,但行程中无实质性游览,更多时间被安排在购物点。
2. 强制消费
- 常见方式:导游以威胁、言语侮辱等手段逼迫游客购物。例如,有游客因拒绝购物被导游辱骂“旅游流氓”。
- 防范建议:签订正规旅游合同,明确行程安排和购物点数量,拒绝强制消费。
3. 虚假宣传
- 操作方式:通过夸大宣传,如“免费游桂林”,实际却收取高额隐性费用,或以“国家补贴”为名吸引老年人报名。
- 应对策略:核实旅行社资质,选择信誉良好的旅行社,避免轻信低价广告。
4. 购物点串通
- 操作细节:导游与商家勾结,将游客带至购物点,推销远超市场价的商品。例如,乳胶床垫进价500元,售价高达1.5万元。
- 提醒:保持警惕,避免冲动消费,可提前了解商品市场价格。
总结与防范
面对桂林导游的骗术,游客需保持理性,选择正规旅行社,签订详细合同,并关注官方投诉渠道。如遇强制消费或虚假宣传,可向当地旅游监管部门举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