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50个基础护理知识要点,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基础护理程序
-
评估:收集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资料
-
诊断:基于评估结果确定护理问题
-
计划:制定护理目标及实施方案
-
实施:执行护理措施
-
评价:监测效果并调整计划
二、病室环境管理
-
温度:18-24℃(新生儿/老年患者22-24℃)
-
湿度:50%-60%
-
卧位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去枕仰卧、中凹卧位等
-
空气流通:保持病室安静,定期开窗通风
三、基础护理操作
-
生命体征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
-
静脉穿刺:规范操作,防止感染
-
导尿术:无菌操作,定时更换导尿管
-
灌肠术:清洁灌肠,避免过度用力
四、病情观察要点
-
疼痛评估:部位、时间、性质、程度等
-
尿量监测:24h尿量<400ml为少尿
-
神志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
-
皮肤观察:压疮预防及变化监测
五、健康教育与沟通
-
患者教育:疾病知识、治疗配合
-
家属沟通: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心理支持
-
健康指导:饮食、运动、用药等
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护理措施,复杂病情需多学科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