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第二章重点知识主要围绕环境与医疗环境展开,涵盖内环境、外环境分类及医院环境要求。以下是核心内容:
一、环境分类
-
内环境
指机体各器官功能与调节机制的运转状态,包括生理系统(如呼吸、循环、消化等)和心理状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稳态。
-
外环境
分为自然环境(阳光、空气、水等)和社会文化环境(经济、文化、风俗等),二者共同影响人类健康。
二、医院物理环境要求
-
温度与湿度
-
室温:18~24℃(新生儿/老年病房22~24℃)
-
湿度:50%~60%
-
-
通风与空间
-
通风:30分钟置换空气,每日1~2次
-
病床间距:≥1米,必要时设置屏风
-
-
噪声控制
- 病区理想噪声:35~45dB,长时间暴露≥50dB可能引发烦躁、血压升高等问题。
三、护理程序基础
-
核心步骤
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强调科学性和系统性。
-
意义
-
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护理质量;
-
规范护士职责,促进专业发展。
-
四、其他关键点
-
社会环境因素 :如经济压力、文化差异等,可能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和健康需求;
-
护理安全 :需通过探视管理、感染控制等措施保障。
以上内容综合了权威资料,涵盖环境分类、物理环境标准及护理程序基础,是初级护师考试的核心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