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戏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题涵盖文学基础、创作能力和综合素养三大核心板块,重点考察成语运用、古文解析、文学常识储备及命题创作能力,且初试以笔试为主,复试逐步深化命题设计与面试互动。
-
文学基础与文常考察:考试大量涉及成语填空(如“望(梅)止渴”“出言不(逊)”)、文言文断句与翻译(如《左传》《治安策》选段)、诗词鉴赏(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和文学常识填空(如《欧也妮·葛朗台》作者巴尔扎克、《榆树下的欲望》作者尤金·奥尼尔)。考生需系统梳理中外文学史脉络,尤其是戏剧文学板块,同时掌握高频考点的深层解析技巧。
-
命题创作能力测试:初试后通过散文写作(如《失去的玩具》《教训》)、命题故事(如“被删除的短信”)及影片分析等多样化题型,检测考生的叙事逻辑、细节刻画与创意表达。复试与三试中的集体小品、编讲故事及即兴问答,进一步考察临场创作能力和对生活观察的敏锐度,要求考生具备快速构建剧情冲突与人物的能力。
-
综合素养与专业适配性:部分考题延伸至社会议题讨论(如“旧与新”的辩证关系)、命题演讲(“储蓄与经济刺激”)及辩论(如储蓄对经济的影响),旨在筛选具备批判性思维且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表达的申请者。面试环节常要求结合个人经历阐述创作动机,强调专业热情与学术规划的匹配度。
备考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需平衡文史积淀与实操训练,尤其需强化文学解析深度、创作执行力及跨领域思辨能力。考试不仅考核知识广度,更注重通过开放性命题挖掘考生的个性化艺术视角,考生应注重日常素材积累与创作思维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