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统计法》修改聚焦强化统计监督、防治统计造假、提升数据质量和服务效能三大核心方向,新增3条、修改21条,首次将统计监督纳入立法目的,明确领导干部防治造假“一票否决制”,并推动大数据、AI等新技术与统计工作深度融合。
关键修改内容与亮点
-
统计监督体系法定化
构建“系统完整、协同高效”的统计监督体系,明确统计机构对重大政策落实和统计履职情况的监督职责,从法律层面强化统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作用。 -
防治统计造假责任升级
将防治造假纳入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禁止任何形式的虚假数据填报暗示,并新增法律责任条款,大幅提高企业拒报数据的罚款额度。 -
数据质量与技术创新并重
要求健全统计标准和指标体系,将新经济领域纳入统计范围;推动电子化台账和大数据技术应用,明确利用行政记录和社会大数据提升数据真实性。 -
统计服务与共享机制优化
巩固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成果,规定国家统计局统一组织实施核算;建立部门间统计信息共享机制,明确共享范围与程序,减少重复调查负担。
总结
此次修改以问题为导向,既回应了社会对数据真实性的关切,又为统计现代化提供了法律支撑。企业和统计工作者需重点关注防治造假新规和技术应用要求,提前适应合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