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计价方法的核心步骤是准确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和税务申报。关键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选择时需结合存货特性、物价波动及管理需求,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合规。
-
先进先出法
假设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按时间顺序逐笔登记收发存成本。适用于物价稳定时,但物价上涨会导致利润虚高。步骤:- 收入存货时记录数量、单价、金额;
- 发出存货按最早批次单价计算成本;
- 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当前市价。
-
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计算平均单价,简化操作但缺乏实时性。步骤:- 计算全月加权单价:;
- 发出存货成本 = 发出数量 × 加权单价;
- 期末存货成本 = 结存数量 × 加权单价。
-
移动加权平均法
每次进货后重新计算平均单价,平衡准确性与工作量。步骤:- 更新单价:;
- 发出成本按最新单价计算;
- 实时更新结存成本。
-
个别计价法
逐一匹配存货批次与成本,适合贵重或特定项目。步骤:- 记录每批存货的独立成本;
- 发出时直接对应批次的购入成本;
- 精准反映实际流转,但操作复杂。
提示:企业需根据存货流动性、物价趋势及管理能力选择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定期分析计价结果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确保合规性与决策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