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
教育部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以国家战略为核心,明确2030年前基本普及目标,并通过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完善、资源建设等举措推动实施。以下是关键要点:
-
国家战略定位
教育部将AI教育纳入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强调其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支撑,要求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生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实践能力提升。
-
普及目标与实施路径
- 2030年前普及 :明确2030年前在中小学全面普及AI教育,河南省、广东省等地已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如河南省计划3年内建成全学段AI课程体系,广东省细化教师、学生AI能力培养指标。 - 分阶段实施 :小学侧重感知体验,初中/高中侧重应用与项目创作,结合任务式、项目式学习。
-
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
- 构建系统化课程,整合信息科技、科学、劳动等课程,形成跨学科融合的AI教育模式。 - 推动智能教学工具应用,如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升级,提供智能测评、资源搜索等功能,缩小区域教育差距。
-
资源建设与生态构建
- 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并在国家平台开设AI教育栏目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 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放实验室、展厅等资源,支持中小学实践探索。
-
评价与保障机制
- 建立常态化教学与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创新成果考核。 - 通过政策引导和部门协同,确保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
以上政策体现了教育部从战略高度推动AI教育普及,通过系统性、全周期的布局,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