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预算编制是财政管理的核心环节,采用“两上两下”的流程,兼顾自下而上的需求申报与自上而下的宏观调控,最终形成合法、真实、完整的财政计划。以下是关键步骤详解:
-
前期准备与政策研究
财政部门发布编制通知后,各单位需研读最新政策(如支出标准、绩效要求),收集历史数据(执行情况、资产存量等),并摸底业务部门的资金需求,附具体实施方案。 -
“一上”:部门预算建议上报
基层单位编制收支预算建议计划(含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项目需提交可行性报告及绩效目标,部门汇总后提交财政部门初审。 -
“一下”:下达预算控制指标
财政部门审核后,结合政府财政状况,分科目、分部门核定预算控制总额,下达至各单位作为调整依据。 -
“二上”:调整后预算二次上报
单位根据控制指标细化调整预算(如压缩非刚性支出),重新上报财政部门汇总,形成政府预算草案提交人大审议。 -
批复与执行监督
经人大批准的预算由财政逐级批复至单位,执行中需定期监控,差异过大时动态调整,年末进行绩效评估并反馈至下年度编制。
政府预算编制通过多轮互动确保科学性与约束力,各单位需严格遵循流程,同时强化绩效管理以实现公共资金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