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能看到三种颜色,但实际上能感知数百万种色彩,这得益于人眼视网膜上的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蓝光敏感(即光的三原色RGB)。这三种颜色的不同比例混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多彩世界。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RGB),它们通过加色混合原理可以合成几乎所有颜色。当三种光等量混合时产生白色,而两两混合则形成黄色、品红和青色。人眼的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对这三种波长的光敏感,并将信号传递至大脑处理,最终形成色彩感知。例如,红苹果反射红光、吸收其他颜色,视觉系统因此识别其颜色。
物体本身并不具备颜色,而是通过反射特定波长的光呈现颜色。例如,白色物体反射所有可见光,黑色物体则吸收所有光。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对不同波长光的敏感度不同,这种特性决定了人类无法直接感知超出这三种基础颜色的独立色相,但通过大脑的组合能力,我们仍能区分超过100万种色彩。
少数人拥有四色视觉,因视网膜存在第四种视锥细胞,可感知更细微的波长变化,如某些鸟类和昆虫。而大多数人为三色视者,部分人因基因变异成为色盲(双色视者)。性别、年龄、环境光线甚至文化语言均会影响色彩感知。例如,俄语中对浅蓝与深蓝有独立词汇,可能强化了使用者对这两种色彩的辨识能力。
尽管人眼基础色彩感知仅依赖三种视锥细胞,但通过光的混合与大脑的处理,我们得以感知丰富多彩的世界。从三原色到数百万种色彩的延伸,本质是科学原理与生物进化的共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