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处中国中东部,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南北过渡的独特地理特征和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全省以淮河、长江为界,形成皖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总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6100万。作为华东腹地的内陆省份,安徽东接江浙,西连鄂豫,南邻江西,北靠山东,既是长三角经济圈的纵深腹地,又是中部崛起的关键纽带。
-
地理区位与自然划分
安徽地跨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长江、淮河横贯全境,将全省划分为三大板块:淮北平原属华北平原延伸,土地肥沃;江淮之间河网密布,丘陵起伏;皖南以黄山、九华山为代表的山地风光闻名。气候上,淮河以北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以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是中国南北自然差异的缩影。 -
经济与交通枢纽作用
安徽是长三角一体化与中部崛起的“双节点”,合肥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高铁网覆盖全省16市,1-2小时直达长三角核心城市。长江黄金水道、芜宣机场货运枢纽及密集高速公路网,强化了其“链接东西、贯通南北”的物流优势。江淮运河等工程进一步打通内河航运,推动“水运安徽”建设。 -
文化多元性与生态资源
融合徽文化、皖江文化、淮河文化等多元传统,历史上徽商与晋商、浙商齐名。生态资源丰富,巢湖为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黄山、天柱山等名山汇聚,生物多样性突出,扬子鳄等珍稀物种栖息于此。
总结来看,安徽凭借区位、交通和生态文化的多维优势,在全国格局中既是地理过渡带,也是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支点。未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化,其“左右逢源”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