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经济最差的城市是黄山市,其2024年GDP总量仅786.8亿元,常年位居全省末位。关键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旅游业)、人口流失严重(常住人口不足132万)及基础设施滞后。尽管黄山拥有世界级旅游资源,但经济转型乏力,增速长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23年仅4.5%)。
- 经济总量垫底:黄山市GDP连续多年全省倒数第一,2025年一季度仅266.24亿元,不足合肥的1/10。对比滁州等新兴工业城市,黄山缺乏第二产业支撑,旅游业占GDP比重超60%,抗风险能力弱。
- 增长动能不足:2023年经济增速4.5%,虽因旅游业复苏提升3.9个百分点,但仍未达全国平均水平(5.2%)。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不足5%,人才外流率居全省前列。
- 区域发展失衡:与铜陵、池州等同属“千亿以下梯队”,但黄山人均GDP最低(约8万元),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皖南山区地形限制交通基建,物流成本高于平原城市30%。
提示:黄山需突破“门票经济”依赖,借鉴芜湖的“文旅+制造”双轮驱动模式,例如发展徽文化创意产业或生态农业深加工。短期可借力长三角一体化政策,争取高铁枢纽升级与数字基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