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域文化丰富多样,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五大类:
-
徽文化(核心标识)
以徽州(今黄山市)为中心,涵盖建筑(如徽派三进四合院)、戏曲(皖剧、徽剧)、文学(黄山谷、李渔)、理学(朱熹理学)及理学流派(新安理学),是明清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体系。
-
淮河文化(文明发源地)
涵盖涡淮流域的道家思想(老子、庄子)、戏曲(泗州戏、推子戏)、歌舞艺术(花鼓灯)及民间工艺,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
皖江文化(江淮交汇)
以潜山为中心,包含政治文化(张英、陈独秀)、戏剧文化(京剧、黄梅戏)、书画艺术(李公麟、邓石如)及教育文化(敬敷书院、安徽大学),是江淮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
-
新安文化(徽学发源地)
隋朝设立新安郡,明清时期经济文化发达,孕育出“徽学”和“新安理学”,强调“文成风、学成派、商成帮”。
-
庐州文化(戏曲与教育)
以合肥(古庐州)为核心,形成庐剧等戏曲流派,同时拥有发达的基础教育传统(如省立安徽大学)。
其他特色 :安徽还融合了吴越文化、中原文化及黄梅戏等,形成多元共存的文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