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口流入城市排名中,合肥以绝对优势领跑,2024年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大关,成为长三角第四座千万人口城市;阜阳、宣城等城市凭借产业升级和人口回流实现净增长,形成“一超多强”格局。
-
合肥:十年狂飙230万人的“逆袭样本”
作为全省唯一人口破千万的城市,合肥近三年年均人口增量超17万,2024年达1000.2万人。其增长动力源于新兴产业爆发: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吸纳大量人才,87.9%的净增长来自迁移人口,城镇化率86.38%逼近一线城市水平。 -
阜阳:劳务输出大市的“人口蓄水池”
以804.1万常住人口稳居全省第二,庞大农业人口基数和本地经济复苏推动人口回流。虽传统外出务工比例高,但近年本地就业机会增加,逐步扭转人口外流趋势。 -
宣城:长三角产业合作的“黑马”
连续三年人口净流入(2024年1.3万人),依托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产业链爆发,工业增加值增长8.8%,长三角产业合作区一年落地67个亿元项目,形成区域增长极。 -
芜湖:GDP强市的人口“尴尬”
经济总量全省第二,但常住人口仅379.7万,未进前五。制造业单一和周边城市虹吸效应导致人口外流,与合肥的“双城竞争”中显短板。
安徽人口格局正从“劳务输出”转向“本地吸纳”,合肥的科创优势与中小城市的产业特色共同构建多层次吸引力。未来需关注区域均衡发展,避免“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