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境内既有长江干流贯穿东西,也有黄河故道(废黄河)留存历史痕迹。长江是当前江苏最主要的水系,横贯全省425公里,将省域分为南北两大部分;而黄河虽在1855年改道北归,但其700余年夺淮入海留下的故道仍影响着苏北地区的水系格局。
-
长江的主导地位
长江自西向东流经江苏南京、镇江、扬州等8个地级市,年径流量占全省水资源供给的80%以上,是江苏经济命脉和生态核心。其支流如秦淮河、太湖流域水网构成密集的航运体系,支撑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黄河故道的遗留影响
南宋至清咸丰年间,黄河曾夺淮河河道流经苏北,形成长达484公里的废黄河。如今这条故道成为淮河与沂沭泗水系的分界,沿线丰县、淮安等地仍保留防洪灌溉工程,见证历史上“黄淮交汇”的生态变迁。 -
水系的动态演变
长江携带的泥沙塑造了江苏南部淤泥质海岸,而黄河故道沉积的黄土则改良了苏北土壤。两大水系的历史交互,使得江苏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承载长江、淮河、黄河(故道)文化印记的省份。 -
当代治理与开发
江苏通过长江经济带建设强化黄金水道功能,同时对黄河故道实施生态修复,如徐州段打造234公里生态廊道,推动“由黄变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提示:江苏的水系格局是自然与人文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其“江主黄辅”的特点,有助于把握区域发展的生态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