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正源为沱沱河),终点位于上海崇明岛以东的东海,全长约6300公里,是世界第三长河。
-
源头地理特征
长江源头由北源楚玛尔河、正源沱沱河和南源当曲组成,核心区域海拔超5000米,冰川融水形成初始水系。沱沱河因长度优势被认定为正源,其流域气候高寒,地貌以雪山、沼泽为主。 -
流经区域与地貌变化
长江自西向东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级行政区,跨越中国三级阶梯地形:从青藏高原的陡峭峡谷,到中游的平原湖泊(如洞庭湖、鄱阳湖),最终形成下游广阔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
终点与三角洲形成
长江在崇明岛附近分叉入海,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长江三角洲,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入海口因潮汐作用呈现“喇叭形”,水域混浊度显著增加。 -
生态与经济意义
源头区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全球高海拔生态系统;中下游滋养了全国1/3的耕地和人口,航运、灌溉功能支撑了沿江城市群的发展。
了解长江的起点与终点,不仅能掌握中国地理脉络,更是理解自然与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