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未来十年经济发展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重点突破新能源汽车、量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实现人口超千万、GDP迈向2万亿的跨越式增长,并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与生态宜居城市。
-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依托中国科大、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等平台,合肥将巩固“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地位,聚焦量子计算、核聚变、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突破135万辆,未来十年将形成“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产业链,联动南京共建沪宁合产业创新带,打造全球产业高地。 -
长三角一体化加速协同发展
深度融入G60科创走廊,与上海张江共创“长三角科创圈”,强化合肥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建设。推进合六、合淮同城化,提升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功能,新桥机场货邮吞吐量预计2030年达35万吨,助力“链接全球”的交通枢纽目标。 -
人口与城市能级跃升
2035年常住人口预计超1300万,新增城镇空间556平方公里支撑超大城市建设。规划“1412”公共中心体系,以骆岗公园为核心打造“钻石型”城市主中心,串联新“翡翠项链”生态廊道,实现“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宜居环境。 -
绿色发展与产业空间优化
统筹巢湖治理与江淮运河生态带,推动“城湖共生”模式。预留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保障“芯屏汽合”产业集群发展,建设滨湖科学城、科大硅谷等载体,培育新质生产力。
未来十年,合肥将从“低调学霸”转型为“科技高富帅”,通过创新驱动、区域协同和生态融合,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内陆城市崛起提供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