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和安徽均属于中国华东地区,这是由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和经济协作等多重因素共同确定的。关键亮点包括:①两省同源清朝江南省,1667年分设后始终归属华东;②新中国成立初期同属华东行政区,现为长三角核心成员;③地理上共拥长江淮河,经济文化高度融合。
从历史维度看,江苏与安徽在明清时期同属南直隶,1667年康熙分江南省为苏、皖两省后,仍共同划归华东行政体系。1949年华东大行政区明确涵盖两省,1954年虽撤销大区建制,但1961年华东经济协作区再次将两省纳入同一框架,形成延续至今的区划基础。
地理特征上,两省以长江、淮河为纽带构成天然整体。江苏跨江滨海,安徽连接中原,共同构成华东地区“江河湖海”兼备的生态格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覆盖苏皖沿江城市,合肥与南京的“双核联动”更强化了区域协同。
经济文化层面,两省GDP总量占华东地区近40%,共筑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方言上共享江淮官话,历史上徽商与苏商共同推动江南经济繁荣。当前“皖电东送”“苏皖高铁网”等基建进一步打破省界壁垒。
江苏安徽的华东属性既有历史必然性,也体现现代区域发展需求。两省正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为契机,持续深化交通、产业、生态等领域的协作,共同提升华东地区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