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历史资料,战争时期安徽人确实遭受了巨大损失,几乎打光了一代人。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说明:
-
长期战争消耗
自1840年甲午战争起,安徽持续参与保家卫国,包括太平天国、甲午海战、北伐战争等,长期战斗导致人口锐减,淮军等地方武装被彻底消耗殆尽。
-
皖军在抗战中的覆灭
-
全面抗战前 :皖军因长期战争(如北伐、抗日战争爆发前)已基本打光,仅留存少量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
-
淞沪会战后 :皖军主力在淞沪会战中损失殆尽,抗战后期无兵可出,安徽成为“空城”,仅剩妇孺。
-
-
儿童兵的惨痛牺牲
抗战期间,安徽组建了中国第一支“孤儿军”——广德抗日儿童团,平均年龄仅13岁,全部殉国。这一群体是皖军覆灭的缩影,反映了战争对青少年的毁灭性打击。
-
人口结构变化
战争导致安徽本土人口锐减,大量外省人迁入填补空缺。据统计,抗战期间安徽出兵56万,牺牲人数占比较高,且全省烈士墓中安徽人占比超过60%。
总结 :战争时期安徽人因长期战乱和武装覆灭,几乎打光了一代人,仅存少量后代和移民。这一历史事实凸显了战争的残酷性及其对人口结构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