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技法术语是国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专业词汇,涵盖构图、用笔、用墨、设色等核心要素。以下为常见术语的整理与解释:
一、构图术语
-
经营位置
指画面中物象的布局与比例安排,需通过“六法”中的“置陈布势”实现。
-
三远
包括高远(仰视)、平远(平视)、深远(俯视),是山水画中表现空间层次的基本方法。
-
留白
通过有意留出空白,使画面更具意境,常见于花鸟画和山水画中。
二、用笔技法
-
中锋/侧锋/逆锋
-
中锋:线条稳重饱满,多用于勾勒轮廓(如发丝、枝干);
-
侧锋:线条灵动,适合表现质感与纹理(如山石、毛发);
-
逆锋:产生苍劲感,常用于表现古朴物象(如松树、怪石)。
-
-
皴法
专指表现山石、树皮纹路的用笔方法,如斧劈皴、披麻皴等。
三、用墨技巧
-
焦、浓、重、淡、清
通过墨色变化表现物象质感和空间感,如浓墨表现厚重山石,淡墨表现远景。
-
破墨法
在未干墨色上叠加不同浓度的墨或水,产生交融效果,常见于工笔画。
四、设色与渲染
-
设色
晕染彩色于画面,分为重彩(工笔重彩)、淡彩(淡墨渲染)和没骨(纯色画法)。
-
渲染
用水墨或颜色烘托物象,增强立体感和质感,如烘云托月、渲染雪景。
五、特殊技法
-
双勾
用左右或上下两笔勾描轮廓,多用于工笔花鸟画。
-
白描
仅用墨线勾形,不设色,需线条纤细均匀,唐代吴道子、北宋李公麟等擅长此法。
-
界笔/界尺
依靠界尺画直线,用于工笔画中需精准的几何构图。
六、其他关键术语
-
款识 :书画题款或题诗,体现作者身份与创作意图;
-
羽化 :描绘毛发、云彩等边缘时的模糊处理;
-
散点透视 :打破传统构图,表现更自由的空间关系。
这些术语共同构成国画技法体系,掌握它们有助于深入理解国画创作规律与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