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迎来重大变革:招录规模扩大10%至1.2万个岗位,基层岗位占比达65%,并首次试点AI监考与VR面试技术。考生需重点关注数字化转型下的考情变化,掌握“基层倾斜+数字素养”双重能力,科学备考成为突围关键。
考情动态精准把握
基层岗位中乡村振兴方向新增“数字乡村治理”专项,成都都市圈岗位增设“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特色招录。笔试环节引入电子手写板作答申论,行测新增数据分析可视化题型,面试采用VR情景模拟测试,要求考生具备快速适应数字化场景的能力。非全日制学历报考需同步提供学信网认证报告,艰苦边远地区岗位服务期缩短至3年,政策松绑为更多人提供机会。
高效备考四步策略
- 智能选岗:通过官方《职位匹配系统》生成3套报考方案,例如法学专业可优选竞争比1:28的司法系统岗位;
- 模块化训练:采用“3+2”学习法,晨间90分钟专攻行测速算,晚间精读申论热点如“数字政务”主题范文;
- 真题实战:重点突破行测资料分析的“截位直除”法(提速40%)、申论“3W+1H”写作框架;
- 数字化模拟:每周参加线上AI模考,提前适应电子答题环境,VR面试需训练临场应变能力。
考场实战技巧
行测采用“135分钟分配法”:前60分钟完成常识、言语和判断模块,中间45分钟攻坚资料分析,留30分钟处理数量关系。申论写作需紧扣四川本土案例(如低空经济、攀枝花芒果产业),报告类公文采用“标题+分部式”结构,大作文需呼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战略,突出政策理解深度。
抓住政策窗口期,2025年四川省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考生需在30天冲刺期内强化数字化应试能力,同时关注“智慧政务”“应急管理”等新兴考点,方能在35万报考大军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