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差异调整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处理与会计准则、制度不一致的事项后,通过编制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的调整工作。其核心目的是确保经审计的会计报表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具体含义如下:
-
定义与核心目的
审计差异指会计处理与会计准则、制度不符的情况,审计调整通过汇总、分析差异并编制调整表,建议被审计单位修正错误,使报表数据符合规范。
-
调整依据与流程
-
依据审计重要性原则,对差异进行初步筛选:单笔误差低于项目重要性水平且性质不重要的可暂不调整;若同类型未调整差异累计超项目重要性水平,则需选取部分转为建议调整事项。
-
以会计分录形式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反映,汇总为差异调整表,作为试算平衡表和审计报表的基础。
-
-
调整性质与权限
-
调整为建议性行为,被审计单位有权决定是否执行。
-
仅对重要或重大差异进行强制调整,常规核算误差可豁免。
-
-
作用与意义
通过调整消除报表错报,提升财务信息可靠性,保障审计意见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