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量的核心计量单位,与毕业、学术评价等密切相关。以下是具体说明:
-
定义与作用
学分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学分数由专业教学计划规定,通过考试(通常60分)即可获得。它是毕业的“通行证”,只有累计达到专业要求的总学分(如140-150学分),才能获得学位证。
-
学分计算方式
采用 平均学分绩点(GPA) 计算,公式为: $$ \text{GPA} = \frac{\sum (\text{课程学分} \times \text{课程绩点})}{\text{总学分}} $$
常用4.0制或5.0制,绩点反映学术表现。
-
学分获取规则
-
通过考试 :单科成绩≥60分即可获得满分学分;
-
补考/重修 :补考或重修通过后获得学分,但无平时分,仅计卷面成绩。
-
-
学分与毕业要求
不同专业学分要求不同(如数学专业150学分,新闻专业140学分),且包含必修课、选修课及实践环节。学分不足将无法毕业。
-
其他关联作用
学分影响奖学金申请、考研复试等,是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