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月是餐饮淡季的核心原因在于春节后消费透支、季节性需求疲软及经济环境压力三重叠加。春节集中消费导致节后“一节退三市”,加上倒春寒、雨季等天气因素抑制外出就餐意愿,而经济下行进一步促使消费者转向储蓄和性价比选择,形成行业周期性低谷。
- 春节后消费断崖式下滑:春节期间聚餐、宴请需求集中释放,节后家庭储蓄减少,务工人员返乡导致城市客群收缩,直接拉低餐饮消费频次。例如,部分餐厅3月营业额同比下滑30%-50%,高端餐饮受影响更显著。
- 天气与情绪的双重压制:北方倒春寒、南方持续雨季降低出行意愿,“春困”现象也削弱食欲。消费者更倾向在家做饭,尤其非刚需型餐饮如奶茶、小吃类客流锐减。
- 经济环境加剧行业内卷:失业率上升和消费降级迫使顾客优先选择低价套餐,中小商家被迫参与价格战,而连锁品牌下沉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形成“淡季更淡”的恶性循环。
- 供给过剩与成本压力:疫情后报复性开店导致市场饱和,叠加食材价格波动(如春季小龙虾质次价高)、人力成本上涨,商家闭店率显著上升,2024年同期注吊销餐饮企业超72万家。
面对淡季,餐饮人需跳出传统经营逻辑,通过创新菜品结构(如推出春季限定)、优化运营效率(如灵活用工)和精准营销(结合妇女节等节点)破局。行业洗牌虽残酷,但也是提升抗风险能力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