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具有形象直观明确、画面凝固瞬间、色彩线条表现力强等基本特征,且东西方体系各有特色,创作中还注重笔墨、构图等多种元素。
绘画艺术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形象的直观、明确性。它能直接捕捉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可视形象并呈现在平面上,让人们直观观赏。在摄影技术发明前,绘画是记录具体事件和生活现象的重要手段,如唐代张萱的《捣练图》直观展示了妇女制作丝绢的劳动过程,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直观呈现了京城汴梁的城市生活,其形象明确,观赏者看到的就是具体明确的画面,无需像文学作品那样靠想象再造形象。
绘画艺术具有画面凝固、瞬间性的特点。绘画形象是凝固不动的片刻形象,只能通过“一瞬间”的画面反映生活。它不像文学能直接抒发人物内心、展现事件延续发展过程,而需在“一瞬间”范围内直接展现事件并间接传达来龙去脉。绘画要克服这一局限,就得捕捉最有表现力、最有意味的“一瞬间”,像列宾的《归来》定格革命者出狱回家瞬间,让人联想到完整故事;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仅以山泉和蝌蚪让人联想到蛙声,体现了中国画“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意境。
色彩和线条的表现力也是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色彩在绘画中地位重要,尤其油画色彩丰富、表现力强,运用得好可展现人物复杂情感和物体色调层次。如达·芬奇《蒙娜丽莎》采用“明暗转移法”,让色调柔和协调,富有立体感和空间感;印象派画家注重表现光色变化与空气感,莫奈《日出·印象》就展现了光色与雾气的变化。线条在绘画创作中同样重要,可构成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感受。在中国水墨画里,线条能表现出事物的质感、量感等,徐悲鸿画马就巧妙运用线条塑造出马的肌体,展现出刚劲等特质。东西方绘画体系各有特色,东方绘画重意境、笔墨,西方绘画有独特的光影、色彩及造型等表现方式,且创作时需综合考量构图等多种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