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亲是婚礼中的重要环节,但需遵循特定禁忌以确保吉祥顺利,关键讲究包括:送亲人员需避开父母、寡妇等特定人群,路线忌走回头路,仪式中需携带离娘肉等象征物品,且全程保持喜庆氛围避免冲突。
-
人员选择禁忌:送亲者通常由女方家族男性长辈(如舅父、叔伯)担任,体现权威与祝福。父母不宜送亲,尤其母亲易情绪波动影响喜庆;寡妇、孕妇、离异女性因传统观念被视为不吉,也需回避;生肖相冲者(如新人属虎则避猴、蛇)可能冲撞喜气。部分地区还忌讳姑嫂、姨妈参与,因谐音“孤”“疑”寓意不佳。
-
仪式流程禁忌:
- 路线规划:送亲路线必须单向,忌走回头路,象征婚姻不可反悔;途中遇庙宇、坟墓等需撒红纸或放鞭炮辟邪。
- 物品携带:需带离娘肉(七根肋条猪肉)和离娘面,寓意新娘离家自立;男方回礼需含并蒂葱、绿豆,祈愿“生根立后”。
- 言行举止:送亲者需庄重得体,忌喧哗争吵;进门时需男方迎接,避免“黑狗钻裆”(右侧有人进门不吉)。
-
特殊群体与场合回避:
- 丧事相关人员不可参与,避免“凶冲喜”;带孝者、孕妇也需远离婚房,以防“冲婚”。
- 婚宴礼仪:送亲者需少饮酒、浅尝菜肴,宴毕即离,避免久留影响新人仪式。
现代婚礼虽简化习俗,但了解传统禁忌既能尊重文化,也能为新人增添吉祥寓意。具体细节可结合当地风俗调整,核心是传递祝福与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