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目前仍属铜陵市管辖,短期内重新划归安庆的可能性较低。 2016年国务院已批复枞阳县由安庆调整至铜陵,且近年安徽省民政厅多次明确“区划调整需多方共识”,目前两地政府未达成一致。不过,民间对枞阳回归安庆的讨论持续存在,主要基于文化认同与发展需求。
从历史沿革看,枞阳曾长期隶属安庆,1955年更名后仍属安庆专区,直至2016年划归铜陵。桐城派文化纽带和地理邻近性(如与安庆市区仅隔菜子湖)成为部分民众呼吁回归的情感基础。但铜陵近年通过乡镇合并强化对枞阳的整合,如2021年调整枞阳镇、汤沟镇等行政区划,显示其管理延续性。
经济因素上,铜陵人均GDP高于安庆,但枞阳部分乡镇基础设施仍依赖安庆辐射。例如,枞阳西部居民就医、就学传统上倾向安庆,而铜陵则侧重发展江北港区经济带。这种“双向依赖”导致民间意见分化:支持划回者认为安庆能更好统筹资源,反对者则看重铜陵的财政优势。
政策层面,国务院《行政区划管理条例》规定重大调整需逐级上报审批,且需“有利于区域协调”。当前安庆重点推进怀宁、桐城撤县设区,而铜陵将枞阳纳入“跨江发展战略”,双方规划均未提及反向调整。文化融合争议(如铜陵工业文化与枞阳农耕文化的差异)也是潜在阻力。
总结来看,枞阳划归安庆需突破行政壁垒、经济平衡与文化整合等多重挑战。短期内更可能通过跨市协作机制(如交通互联、生态共治)缓解矛盾,而非直接调整区划。公众可通过正规渠道反馈意见,但需理性看待政策稳定性与区域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