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核心风险点
-
财务数据真实性风险
包括原始凭证伪造、记账凭证错误、财务报告失真等,可能通过虚报收入、隐瞒支出等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
-
资金管理风险
涉及资金挪用、侵占、违规审批等问题,如党委书记院长可能利用职权违规使用医院资金。
-
制度执行风险
因制度不严格、监督不到位导致违规操作,例如预算编制不合理、报销流程不规范等。
-
外部压力与利益输送
财务人员可能受上级干预,或与供应商勾结,通过编制人情预算、违规采购等行为损害单位利益。
二、防控措施
-
强化制度与监督
-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审批流程与权限,落实资金监管责任;
-
定期开展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合规。
-
-
提升人员素质
-
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对违规行为实名举报。
-
-
技术保障与流程规范
-
采用加密技术保护财务数据,控制访问权限;
-
严格执行报销、采购等流程,杜绝超标准票据。
-
-
责任落实与信息公开
-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考核与监督机制;
-
推进财务信息透明化,接受社会监督。
-
三、特殊场景补充
针对医院等机构,需重点防范党委书记院长在人事、财务、采购等科室的权力寻租风险,通过完善选拔任用制度、强化采购监督等措施降低廉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