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会计科目表的借贷方向,核心依据是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原则。资产类科目增加记借方,负债/权益类科目增加记贷方;费用类科目增加记借方,收入类科目增加记贷方;借贷方向由科目性质和业务类型共同决定。
-
资产类科目
借方记录增加(如现金存入银行),贷方记录减少(如支付货款)。特殊科目如"累计折旧"属于资产备抵科目,增加记贷方。 -
负债与权益类科目
贷方记录增加(如收到借款、股东注资),借方记录减少(如偿还债务、分配利润)。"实收资本""应付账款"等科目余额通常在贷方。 -
损益类科目
费用类(如管理费用)增加记借方,期末结转至利润科目时记贷方;收入类(如主营业务收入)增加记贷方,结转时记借方。这类科目期末无余额。 -
特殊业务处理
计提折旧时: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结转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需注意跨科目借贷平衡。
实际运用时建议先分析业务影响的科目类型,再结合科目增减变化判断借贷方向。可通过编制会计分录来验证借贷平衡关系,这是掌握会计记账的基础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