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自考改革的核心变化包括:统考科目大幅增加(如马克思、近代史等公共课及数学类科目)、新旧考试计划过渡期截至2025年12月、课程顶替规则明确“一对一”或自主选择模式,以及英语(二)调整为英语(专升本)降低难度。 此次改革旨在提升考试规范性,强化思想政治与数学基础,同时优化毕业标准。
-
统考科目扩容
本科新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三门统考科目,专科增加“思想道德与法治”“毛中特”等。经管类专业线性代数、工科高等数学等数学类科目转为统考,考试难度显著提升。原校考科目“马克思”“近代史”调整为统考形式,需系统备考。 -
过渡期与课程顶替
2025年10月前按旧计划考试,12月为最后一次旧计划毕业申请节点。已通过的旧课程可按规则顶替新计划课程:- 对应顶替:名称相近课程自动匹配(如旧“英语二”顶替新“英语专升本”)。
- 选择顶替:考生可自主选择未匹配课程顶替,逾期由系统自动处理。
-
考试计划与毕业调整
- 2026年起全面执行新计划,毕业总学分要求专科≥70分(15门)、本科≥70分(13门)。
- 实践课程增加(如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转为理论+实践考核),强化应用能力。
-
英语科目优化
英语(二)改为英语(专升本),学分从14分降至7分,难度降低,但需注意替代规则变化。
总结:建议考生抓住2025年过渡期完成校考科目,优先备考即将统考的“马克思”“近代史”等科目,并关注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公告,及时调整复习策略。改革后考试规范性增强,早报考可规避未来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