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方案及措施需围绕提升教师素质、促进专业发展展开,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形成系统性、长效性机制。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后的核心要点:
一、总体目标
-
提升师德素养 :通过政治思想与师德教育,树立敬业爱生理念,杜绝违规行为,培养师德标兵。
-
转变教育观念 :以新课程标准为切入点,更新教学方式,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
增强科研能力 :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推动教师向学术型、科研型转变。
二、具体措施
-
分层分类培训
-
新教师 :侧重师德修养、教学常规和基本功训练,通过“以老带新”模式加速成长。
-
青年教师 :实施“青蓝工程”,强化教材教法研究,培养“双师型”教师。
-
全体教师 :覆盖新课程标准、教育技术应用等,要求完成160学时远程学习。
-
-
培训形式与内容
-
集中培训 :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结合校本培训与学科教研。
-
远程学习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80学时自学,提供微机室资源支持。
-
实践导向 :通过示范课、教学反思等实践活动提升教学能力。
-
-
制度保障与激励机制
-
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明确教务处等部门的职责。
-
建立考核机制,将培训效果与职称评定、评优挂钩。
-
三、实施保障
-
资源支持 :提供教材、网络课程等学习资料,建设学习中心保障远程培训。
-
过程管理 :通过教研组、学习中心监控学习进度,定期组织研讨与辅导。
-
宣传推广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课改意义,争取社会支持。
通过以上方案,可系统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