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各市财政收入数据已全面出炉,全省总收入突破4000亿大关,达4041.2亿元,其中合肥以955亿元稳居榜首,占全省总量近1/4,芜湖(426.8亿)、滁州(307.1亿)分列二三名。安庆以5.1%增速反超宣城,成为区域增长亮点,而池州(96.3亿)、黄山(85.2亿)仍为仅有的两个未破百亿城市。
-
头部城市格局稳固:合肥接近千亿规模,增速2.7%略超全省均值;芜湖与滁州组成“300亿梯队”,增速均为3%,产业优势明显。马鞍山(216.8亿)和安庆(203.4亿)首次同入200亿俱乐部,其中安庆增速全省第二,税收占比提升显著。
-
中部城市竞争胶着:宣城(198.1亿)、阜阳(195.1亿)总量接近但增速低迷(均不足0.5%),蚌埠(185.1亿)、六安(178.8亿)保持3%左右稳定增长。亳州以5.5%增速领跑全省,达168.8亿,反超宿州(162.5亿)。
-
资源型城市分化明显:淮南(135.8亿)、铜陵(117.2亿)、淮北(108.9亿)增速均超3.9%,非税收入贡献突出;而宿州虽总量居前,但0.5%增速暴露传统产业转型压力。
-
尾部城市亟待突破:池州增速4.5%表现亮眼,但96.3亿总量仍垫底;黄山1.1%增速全省最低,旅游依赖型经济需多元化发展。
安徽财政呈现“省会强核引领、沿江城市活跃、皖北梯度追赶”的特征。未来需重点关注合肥千亿冲刺、安庆等增速型城市潜力释放,以及池州黄山百亿突破的产业路径。区域均衡发展仍是长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