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阜阳最大的地主是李梦庚,其家族控制的土地面积高达20万亩,横跨安徽、河南、湖北三省的阜南、阜阳、颍上等八县,规模居全国四大地主之首。李氏庄园占地90亩,房屋430余间,与四川刘文彩、山东康百万、河南牟二黑并称“民国四大地主庄园”,其政治势力、经济剥削与武装统治堪称皖西地主阶级的典型代表。
-
土地垄断与跨省扩张
李梦庚家族通过清朝咸丰年间的军功积累土地,至解放前形成“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百里不喝别家水”的庞大地产网络。土地挂“双千顷”牌,并在九大集镇开设钱庄、粮行、烟土站等33处,上海、南京等城市亦有产业,形成商业与地租双重剥削体系。 -
武装统治与政治勾结
李氏庄园拥有400名护圩武装,四角设炮楼、圩河吊桥,防御森严。李梦庚本人曾任国民党“国大”代表及安徽省参议员,借助官府势力镇压农民反抗。1931年红四方面军曾联合游击队攻打庄园,1948年中共霍固县委一度进驻李家圩办公,足见其政治影响力。 -
建筑奢华与阶级压迫
庄园建筑融合南北风格,雕梁画栋,石雕木刻极尽精巧,屋内方砖铺地、青石为阶,堪称“地主阶级生活缩影”。佃户需承担高额地租,且受私刑压迫,庄园内至今留存剥削痕迹,1962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覆灭与历史警示
1947年刘邓大军炮轰庄园,1949年解放军攻破堡垒并活捉李梦庚,其于1952年被枪决。李氏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残酷性,其庄园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后人勿忘阶级斗争历史。
李梦庚的统治是旧中国地主阶级的缩影,其土地垄断、武装割据与政治特权深刻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剥削本质。今日李氏庄园作为历史遗存,既具建筑艺术价值,更是铭记农民苦难的鲜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