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或UDC分类号
研究生大论文的分类号填写需根据研究领域选择对应的分类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常见分类方法:
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
-
分类体系结构
中图法将文献分为22个基本大类,每个大类细分为多个二级类目,形成三级类目体系。例如,哲学类下包含B0哲学理论、B1世界哲学等细分领域。
-
学位论文分类号填写
-
作者需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细目》中查找对应学科的类目编号(如计算机网络类为TP393)。
-
若论文涉及多个小类,可填写1个主分类号,不同小类需用“+”号分隔。
-
二、国际十进制分类法(UDC)
-
分类体系结构
UDC采用21个大类,涵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广泛领域,通过字母和数字组合表示。例如,计算机网络类为R562.2。
-
填写要求
-
首先确定研究领域对应的UDC分类号范围,逐级查找细分主题。
-
可选择1个主要分类号,若涉及多主题则添加辅助分类号。
-
填写位置通常包括封面、摘要、目录等。
-
三、注意事项
-
分类号唯一性
同一学科下不同分支需使用不同分类号,但属于同一科目的不同研究内容可共用主分类号。
-
查询工具
建议通过图书馆官网(如中国图书馆官网、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系统)或专业数据库(如知网、万方)查询具体分类号。
-
国际通用性
若需国际检索,建议同时标注中图分类号和UDC分类号,以增强文献的可检索性。
四、示例
若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中图法分类号可能为 T702.5 (人工智能)× K01 (医学),UDC分类号则为 R72.2 (人工智能)→ K05 (医疗保健)。
通过规范填写分类号,可提高论文的学术规范性和检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