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博白大垌制毒窝点曾是两广交界地带的特大毒品制造基地,2015年被玉林警方联合武警摧毁,缴获半成品毒品2660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该窝点隐蔽性强,藏匿于深山废弃房屋,制毒规模庞大,社会影响恶劣,是广西禁毒史上的标志性案件之一。
-
案件背景与侦破过程
警方通过长期侦查发现,广东与博白不法分子勾结,利用山区地形隐蔽制毒。行动中,参战队员徒步翻山包围窝点,现场缴获38盆***半成品及大量制毒工具,主犯庄某在逃窜途中被抓获。 -
制毒规模与技术特点
窝点采用工业化制毒流程,使用煤气罐、化学原料等辅料约2吨,成品毒品净重超1吨。刺鼻气味暴露位置,暴露了制毒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性。 -
法律后果与社会警示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均追究刑事责任。此案21名嫌疑人被批捕,主犯何某潜逃两年后落网,凸显禁毒执法“零容忍”态度。 -
禁毒斗争的长效机制
案件推动了两广警方协同打击跨区域毒品犯罪,检察机关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博白县涉毒案件批捕467人,缴毒近2.4吨,彰显“负重前行”的禁毒决心。
远离毒品是守护生命与社会秩序的底线。此案警示公众:毒品犯罪链条中,从制造到容留均无退让余地,举报涉毒线索是每个公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