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史青峰案最终以主犯史青峰被判处死刑、其家族保护伞成员(父母、哥哥等)因包庇罪获刑告终,成为安徽省打黑第一案。 该案历时3年侦破,揭露了高干子弟勾结黑恶势力、腐败官员盘根错节的犯罪网络,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激烈较量。
-
案件背景与恶劣性质
史青峰作为阜阳市纪委书记之子,利用家族权势担任法官期间长期实施受贿、**、开设赌场等罪行,甚至勾结黑社会杀人灭口。其家族数十名成员在政府任职,形成庞大保护伞,导致案件侦破阻力重重。 -
侦破过程与高层介入
1996年《安徽日报》曝光案件后,省委书记亲自批示严查,但地方层层包庇。最终由省委政法委书记直接督办,专案组历时3年突破阻力,1998年将史青峰抓捕归案。其父曾协助其藏匿一年多,凸显权力腐败的顽固性。 -
结局的法律意义与社会影响
史青峰被依法判处死刑,其父母、哥哥等因包庇罪入狱。此案成为安徽省打黑标志性案件,推动了法治进程,并衍生出经典反腐剧《黑洞》,警示权力监督的重要性。
此案提醒我们:扫黑除恶需持续破除“保护伞”,法治正义终将战胜特权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