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增的大学科技专业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领域,其中智能分子工程、低空技术与工程、量子科学与技术等29种专业首次纳入高考招生,尤其低空技术与工程成为热门,多地高校开设。
2025年新增的29种本科专业中,科技类占比超一半,覆盖多个高需求领域。如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首次设立,面向无人机物流、空中交通等低空经济产业,培养具备研发制造、空域管理及安全运维能力的人才;人工智能教育专业结合AI技术与教育场景,适应智能教育发展趋势;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专注解决芯片制造瓶颈,推动半导体产业链升级。智能视听工程与智能影像艺术等交叉学科专业,聚焦影视工业化与AI内容创作的结合,推动文化科技融合;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则应对绿色能源转型,研究减排技术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航空航天领域,无人机与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相关专业的增设,为低空飞行器研发、运营及安全检测储备人力。材料科学方面,智能分子工程与生物质技术与工程聚焦高分子材料及生物基材料开发,助力绿色制造。健康领域新增的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智慧应急专业,针对智能化医疗设备与城市应急系统需求提供技术支撑。智能传感与测控相关方向首次进入专业目录,强化仪器科学、光电技术等底层基础学科建设,服务工业4.0转型。
教育部同步建立战略急需专业的快速审批机制,例如针对低空经济爆发式增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6所高校首年招收360名学生,每年填补近10万行业人才缺口。未来,智能制造、量子计算、元宇宙等前沿科技相关专业的扩增或将持续加速,考生需关注产业动态与院校特色,结合自身特长选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