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5月,阳江水资源配置工程一期主体工程已全线贯通,实现试通水目标,标志着粤西地区水资源调配能力迈上新台阶。首期工程覆盖阳春、阳西两大核心供水区,建成后预计日供水量提升至30万吨,惠及超50万人口,创新性应用智能管网监测系统,同步配套生态流量监测设施,实现供水安全与生态保护双赢。
-
工程概况与核心进展
一期工程以漠阳江为水源,新建输水线路总长58公里,包含3座加压泵站和2座大型调蓄水库。目前管道铺设完成率100%,泵站机电设备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正式投运。重点突破阳春喀斯特地貌段隧洞施工难题,采用微型盾构与定向钻探结合技术,降低对地质环境影响。 -
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
工程引入智慧水务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流量及管网压力,动态优化供水调度。配套建设生态流量泄放闸,确保下游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避免断流风险。光伏发电系统覆盖泵站屋顶,年发电量预计达120万度,减少碳排放约800吨。 -
民生效益与区域发展
工程投用后,阳春南部工业园区和阳西沿海经济带的工业用水保障率提升至95%,解决长期存在的季节性缺水问题。农村集中供水管网延伸至12个乡镇,2.3万农户将告别分散式取水,饮用水质达到国家直饮标准。为阳江国际风电城等重大项目提供稳定水源支撑。 -
后续规划与挑战应对
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已启动,重点推进阳东片区管网互联互通,计划2026年完成可行性研究。当前需重点关注输水线路沿线土壤沉降监测,并完善极端天气下的应急供水预案,确保极端干旱或洪涝条件下的系统韧性。
该工程不仅是粤西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里程碑,更为同类地区提供了“生态优先、智慧赋能”的示范样板。建议公众关注官方发布的通水时间表,并积极参与节水行动,共同维护区域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