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息,湛江市麻章区近期对8名存在“躺平式”工作作风的干部进行了岗位调整,主要涉及履职不力、不作为等问题。此次调整聚焦干部队伍效能优化,通过动态管理机制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地方治理效能提升。
-
调整背景与范围
本次被免职的干部主要集中在基层管理岗位,因长期工作推进滞后、群众反馈问题处理不及时等表现被列为重点整顿对象。麻章区通过建立“躺平式干部数据库”进行动态跟踪,对整改成效不达标的干部采取组织调整措施,以优化干部资源配置。 -
处理标准与依据
考核以实际工作成效为核心,结合群众满意度、重点项目完成度等指标综合评估。例如,对反复出现“推诿扯皮”“被动应付”等行为的干部,经组织谈话后仍无明显改进的,直接纳入调整名单。此举旨在强化干部责任意识与执行能力。 -
后续管理与转化机制
对调整后的干部实行“跟踪帮扶”政策,设立整改观察期,通过定期培训、岗位适配等方式推动能力提升。转化效果显著者可申请“销号出库”,重新纳入正常晋升通道;持续消极者将面临更严格的问责处理。 -
对地方治理的影响
此次调整释放了“能者上、庸者下”的明确信号,尤其在基层治理领域,倒逼干部主动作为。结合湛江市近年推进的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此类动态管理机制或将成为常态化干部考核模式,助力提升政府服务效率。 -
公众反馈与警示作用
社会舆论普遍支持此类问责措施,认为其有助于改善“懒政怠政”现象。典型案例的通报也为其他干部敲响警钟,强调“不作为即无位”的职场规则,促进形成积极履职氛围。
湛江此次干部调整通过科学评价体系与动态管理机制,为地方治理注入新动能。建议公众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权威信息,理性看待干部任免的积极意义,共同监督基层服务效能的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