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教育特色的本科院校,主要承担教育援藏任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以下是对该学院的详细介绍。
历史发展
建校背景
-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成立于1985年,最初为河北师范学院附中西藏班,历经河北师范学院附属西藏学校、河北师范学院附属民族师范学校,于2000年正式更名为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
- 学院自创办以来,经历了多次更名和发展,始终致力于民族教育,特别是西藏教育。
发展阶段
- 1985年9月至1989年2月:河北师范学院附中西藏班时期。
- 1993年3月至2000年3月:河北师范学院附属民族师范学校。
- 2000年3月至今: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
办学理念
核心理念
- 立德树人:学院秉承“以德立校、依法治校、质量强校、特色亮校”的内涵发展道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 三全育人:学院建立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创立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教育管理模式。
育人目标
- 主要任务是为西藏培养专科学历的小学师资,同时兼顾为河北省培养专科层次师资。
- 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
- 截至2024年,学院有教职员工183名,其中高级职称44人,中级职称21人,研究生学历13人,本科生学历89人。
- 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职员工100人,高级职称教师68人。
科研成就
- 2013年以来,学院共立项厅级以上课题147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2项,厅局级课题99项;共发表论文52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核心期刊论文40篇。
校园设施
教学设施
学院占地面积近百亩,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图书馆综合楼、运动场等基础设施。
- 教学楼配备多媒体设备,实验室、舞蹈房、语音室、微机室、运动场等一应俱全。
校园环境
学院新校门于2024年4月正式启用,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寓意教育源远流长、自流不息。
办学成就
荣誉与表彰
- 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教育援藏先进集体”和河北省“抗击非典斗争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 2024年9月,学院再次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毕业生成就
- 建校以来,学院共培养了4714名西藏毕业生,其中师范类毕业生2021人,占全国西藏班培养师范生总数的22%。
- 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代表,如党的十八大代表白玛德吉、二十大代表德青、感动中国人物格桑德吉等。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民族特色的本科院校,专注于民族教育,特别是西藏教育。学院通过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培养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人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学生第一、工作第一、奉献第一”的工作作风,为民族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的历史沿革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85年,以下是其主要发展阶段的详细介绍:
历史沿革
- 1985年9月:河北师范学院附中西藏班成立,标志着学院的初步建立,主要承担西藏初中生的培养任务。
- 1989年3月-1993年3月:学院更名为河北师范学院附属西藏学校,扩展了办学层次,开始招收中师学生。
- 1993年3月-2000年3月:学院进一步发展为河北师范学院附属民族师范学校,继续扩大办学规模,涵盖大专教育。
- 2000年3月至今:学院更名为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成为河北省重点支持的民族高等教育机构,承担本科及预科教育。
办学特色与成就
- 教育援藏:作为全国首批内地西藏班之一,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西藏地区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人才,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 民族团结:学院坚持“学生第一、工作第一、奉献第一”的工作作风,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营造了和谐的校园氛围。
- 荣誉与奖项: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教育援藏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彰显了其在民族教育领域的卓越地位和影响力。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特色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是河北省重点支持的民族高等教育机构,以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鲜明的教学特色而备受瞩目。以下是对该学院师资力量和教学特色的详细介绍:
师资力量
- 教师数量与结构: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70名,其中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的教师100人,在读博士8人,高级职称教师68人,中级职称教师9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到36%。
- 教学与科研成果:教师团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成果显著,市厅级以上课题获批94项,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民族学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262篇,公开出版著作47部、教材13部。
教学特色
- “一体两翼五课同修”育人体系:该体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体,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翼,通过思政学堂、专业学堂、经典学堂、幸福学堂、卓越学堂五个学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特色课程与活动:学院开设了音乐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小学英语教育等特色课程,并定期组织红色研学活动、文化展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工程等,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 创新教学方法:针对西藏班学生的特点,学院探索出“三段五步教学法”,通过自学质疑、展示提升、反馈巩固三个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质量。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就业情况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是一所以教育援藏为特色的高等专科院校,以下是对其专业设置和就业情况的详细介绍:
专业设置
截至2022年7月,学院开设了以下专业:
- 音乐教育(声乐、器乐)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小学英语教育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 英语(专升本)
就业情况
就业率
- 总体就业率: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尤其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表现良好。
- 具体数据:例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许多毕业生在知名互联网公司就业。
就业方向
- 教育行业:许多毕业生选择在教育行业工作,尤其是西藏地区的小学教育岗位。
- 信息技术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信息技术公司、互联网企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就业机会。
- 其他行业:部分毕业生在跨境电商、金融等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职业发展。
就业支持
- 校企合作:学院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例如,2024年10月举办的2025届毕业生校园双选会,吸引了多家企业参加,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
- 就业指导:学院提供简历指导、面试技巧培训等就业支持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