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工作人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展现了基层医保工作者以专业能力、为民情怀和创新精神守护群众“救命钱”的生动实践,其核心亮点包括:深耕服务的“零差错”标准、特殊群体的精准保障、基金监管的智能革新。
-
以专业能力筑牢服务根基
先进工作者通过“晨会晚训”“医保云学习”等常态化培训机制,将政策理论与实操演练结合,确保经办服务“零差错”。例如贵州安顺的吴海静创新“五个一点”工作法(流程简化一点、态度热情一点等),带领团队连续14个月获评“红旗窗口”,群众满意度保持100%。面对跨省就医社保卡故障的紧急情况,她连夜协调补办新卡,为患者挽回80余万元垫付资金。 -
用为民情怀破解民生痛点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先进工作者推出“传统办+延时办+不打烊”服务组合。云南宁蒗的熊德祥掌握多民族语言,深入偏远村寨宣讲政策,为精神疾病患者及时化解报销纠纷;青海果洛的赵银萍开展藏汉双语宣传50余次,被牧民称为“政策活字典”。安徽亳州的付牧野为新生儿落地参保开通“扫码缴费”绿色通道,减少群众往返奔波。 -
凭创新思维守护基金安全
从智能监管到DRG支付改革,先进工作者推动技术赋能。云南墨江的白琼牵头部署医院HIS系统事前提醒功能,规范诊疗行为;贵州安顺的吴海静通过“大数据筛选+飞行检查”三年追回违规资金710万元。安徽亳州的纪圆圆建立“星牌柜员榜”评比机制,以竞争促服务提质。
这些事迹印证了医保工作者“群众满意是唯一标准”的初心。他们的实践提示:唯有将政策刚性落实与人性化服务结合,才能让医保改革红利真正惠及每一位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