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会计行业的政策以强化法治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核心,2024年新修订的《会计法》突出党的领导、加大财务造假惩处、完善监督体系,并首次将信用记录纳入法律条文,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制度支撑。
-
坚持党的领导与政治定位
新《会计法》明确会计工作需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修订将会计职能提升至国家治理层面,要求行业在宏观经济调控、社会公共利益维护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
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行为
通过提高罚款额度(单位最高罚违法所得10倍、个人最高罚500万元)和引入信用记录制度,显著增加违法成本。政策同步配套穿透式监管、联合惩戒等机制,从源头遏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
构建多层次监督体系
强化单位内部监督与内部控制,推动政府、社会、审计等多部门协同监管。新法明确财政部门可创新会计工作组织方式(如企业财务共享、行政集中核算),提升监督效能和资源利用效率。 -
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接轨
政策鼓励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推动会计准则与国际标准协调,支持会计师事务所一体化管理改革,以适应新经济业态需求,增强行业国际竞争力。
当前政策为会计行业划定了更清晰的法治红线与发展路径,从业者需重点关注合规要求与技术创新,以诚信和专业能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