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核评价材料是组织识别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其核心在于客观公正、数据支撑、个性鲜明。要写出高质量材料,需紧扣德能勤绩廉五大维度,用具体事例凸显干部特征,避免千篇一律的模板化描述。以下是关键要点:
-
真实性与权威性并重
材料必须基于实地考察和民主测评,引用准确数据(如分管工作排名、关键项目成果)和典型事例。避免空泛套话,确保每项评价有据可查,例如“牵头完成X项目,年度考核位列全市前3%”。 -
结构化呈现核心要素
按“德、能、勤、绩、廉”分层展开:- 德:政治立场、作风修养(如“主动承担脱贫攻坚任务,连续3年驻村”);
- 能:决策与执行能力(如“创新X机制,效率提升20%”);
- 勤:敬业度与履职情况(如“年均加班时长超200小时”);
- 绩:量化成果(如“分管领域GDP年增8%”);
- 廉:廉洁自律事例(如“拒收礼品X次,审计零问题”)。
-
突出个性与差异化
避免“万能评价”,抓住干部独特的管理风格或工作方法。例如:“擅长团队激励,下属满意度连续两年达95%”或“科研型干部,发表X篇行业核心论文”。 -
辩证分析缺点不足
缺点需具体且可改进,如“基层调研频次不足”而非“经验欠缺”,辅以事例说明改进空间。
总结:干部考核材料需像“精准画像”,用事实说话、以数据服人。定期更新内容,结合岗位需求动态调整评价维度,确保材料始终反映干部真实表现。